尋訪海油勞模 | 不畏“歸零”再出發 | ||||
|
||||
|
||||
【打印】 【關閉】 | ||||
尋訪海油勞模 | 不畏“歸零”再出發 | ||
|
||
2020年全國勞動模范高東斌:不畏“歸零”再出發 愿助“后浪”立潮頭 從黑土地到南粵大地,從石油紅到海油藍,高東斌的年齡在長、角色在變,但他扎根一線、擔當奉獻的初心,卻未曾改變。 2007年,已是全國青年崗位能手、遼寧省優秀共產黨員的高東斌做了一個決定:南下廣東,加入中國海油的第一個煉油項目。他拒絕了車間主任拋出的安全工程師崗位,“拋”下榮譽,從“零”出發,只身來到大亞灣,開始人生另一段旅程。 高東斌一到大亞灣,就趕上了惠煉一期項目機械竣工收尾階段。二話不說,他便加入了生產準備大軍,從班長變成了一名普通操作工。每天和一群大學剛畢業的“新兵”一起在塔器里鉆進鉆出,穿梭在單層不到60厘米高、200多層的塔盤間,一層一層地檢查。塔器里溫度高達40多攝氏度,工作服被汗水浸濕了再漚干,漚干了又浸濕。晚上回到家,他就忙著整理一天中發現的問題。 那段時間,他全身心撲在項目現場,高標準做好各項準備和試車工作,及時發現和處理多起事故隱患,確保裝置一次開車成功,創造了國際一流的開工紀錄。 “我們生產線一有問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老高?!贝蠹覍Ω邧|斌的印象出奇一致:他是現場的妙手神醫,只要往機器旁邊一站,很快就能知道設備運行正常不正常,問題出在哪兒。 要練就這樣的本領,可得下一番狠功夫。在高東斌的辦公室,有10多本厚厚的筆記本,每個本子上密密麻麻記滿了他處理現場隱患和解決生產難題快、準、穩的秘笈。 2017年,以他名字命名的“高東斌催化重整技能大師工作室”揭牌成立。通過“師帶徒”,他協助公司培養了一支肯鉆研、素質高、技藝精的高技能人才。最終,惠州石化二期項目重整人員全部實現內部培養,無一外招。 “近三年,我們工作室在高師傅的帶領下組織、參與實施技術創新項目15項。其中,工作室研究開發的《160萬噸/年預加氫裝置高東斌操作法》可縮短裝置開工時間8小時,節省操作費用24.3萬元,在中國海油煉化企業中得到廣泛推廣?!惫ぷ魇仪嗄旯歉芍扉L春介紹道。目前,工作室已成為煉化一線技術難題的“攻關站”、創新創效的“孵化器”。 如今,高東斌已鬢角染霜。他有一個最大的愿望:在退休前多培養年輕的技術技能骨干,讓他們扛起新時代奮進大旗,做勇立潮頭的“后浪”。 尋訪手記: “歸零”再出發是需要極大勇氣的。 高東斌放下了曾經的榮譽、離開了熟悉的環境、拒絕了更高的崗位……周圍人都覺得他傻,但高東斌說,從半再生重整裝置到連續重整裝置,自己干了快20年,就想親身經歷一次百萬噸級規模的重整裝置從建設、開工到投產的全過程,這是他最想做的事。 多年來,高東斌一直把自己的工作當作一項事業、一種樂趣、一項愛好,并在工作中汲取不斷向前的動力。如今,高東斌已在惠州石化工作了14年,親眼見證了中國海油第一座千萬噸級現代化煉廠從建設到開工投產的全過程。他說,能和裝置設備一同成長,他當初的選擇和堅持都值得! |
||